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佳朋之月

一个临街的茶馆,能给朋友淡淡的茶香。一个临水的小筑,能给朋友一扇看看风景的窗。

 
 
 

日志

 
 

窸窣之声(原创)  

2012-07-30 10:42:22|  分类: 心灵感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窸窣之声(原创) - 佳朋之月 - 佳朋之月

 

 

窸窣之声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声音,就有了一分活力,生物发出的一点声响不仅证明了它的存在,而且还渴望与这个世界交流。然而有一种平常听不到,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下细心去听,才能听到的声音,被人们称为窸窣之声,也在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生的希望!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村的郊游,我们在农家看到了养蚕,回来就有了一分惦记。转眼开春了,不知谁弄来一版满是蚕籽的纸,同学们你撕一块他撕一块地分了。听人说,乳化小蚕要有一定的温度,用榆树叶子放在蚕籽上,小蚕闻到叶香出来会得快一些。于是找出一小片棉花覆盖在蚕籽上,再把一片新摘的榆树叶放在上边,再放在紧贴胸口的衣兜里,用体温去乳化。上课了,只能把那片纸放进了课桌,听着课还不时偷偷看一眼,终于被老师发现了。那时养蚕一般就是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白蚕,另一种是黑白条相间的,我们称为老虎蚕,也因为它吃食很猛。看蚕进食很容易入迷,它是从叶子边缘开始下口,一点一点地吃,眼看着叶子在变小,最后剩下中间的茎梗。后来学到蚕食一词,自然就想到了那片桑叶,而蚕窸窣进食的声音,常常能牵动对遥远童年的那份亲切回忆。

窸窣之声也有用在人的动作上的,用这种细弱的声音衬托动作人的谨慎,而对于特别熟悉的亲人而言,这些细微之声,足以引起情感的波澜。那年冬天,在城里上学的尹哥有几天总觉得儿子在喊他,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那种丝丝缕缕的呼喊声总是萦绕在耳边。他放心不下到邮局挂了个长途,向在几百公里外的妻子询问儿子的情况,妻怕他学习分心,不动声色只说都好,可这个声音仍然在他耳边响着。于是尹哥当机立断,买了几样儿子爱吃的东西顶着漫天大雪赶回了连队,当他推开家门的时候,躺了几天的儿子扑棱一下子爬起来直呼他的大名。三个字刚呼出口,一家三口搂在一起失声痛哭。随即,尹哥抱起浑身发烫的儿子顶着大雪直奔农场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脑炎,幸亏来得及时,否则孩子命就没了。后来问起,尹哥说是听着儿子那窸窣的呼喊声,我什么都顾不得了。

窸窣之声是要用心去听的,前段日子家时地板上偶尔发现一只小小的黑甲虫,仔细找了一下,新买的薏米生了虫子,于是摊放在晾台上让小虫跑出来,再过一遍筛子,又放到窗边的盒盖里通风存放,估计不会再生虫子了。但没过几天又有小虫出现,翻看了一下放在盒盖里的薏米没有发现痕迹,又各处查找了一下终无所得。那天在窗边看书,因为安静竟听到了那窸窣之声,将耳朵贴近装薏米的盒子时,听到的是那种细碎的啃咬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了树木的蛀虫还有南方的白蚁,它们进食是不是也是这种声音呢?一般人们听不到它们进食的声音,而当树木、建筑物轰然倒塌的时候才知道它们的可怕。

很多害虫在蚕食我们的肌体、国家的肌体时也是这种窸窣的声音,许许多多堂而皇之的举动背后也可能就有这种窸窣的声音。窸窣之声虽细微,它却会撼动整个世界。

 

 

2012422

  评论这张
 
阅读(484)| 评论(2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