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佳朋之月

一个临街的茶馆,能给朋友淡淡的茶香。一个临水的小筑,能给朋友一扇看看风景的窗。

 
 
 

日志

 
 

童言所期(原创)  

2007-10-21 22:24:10|  分类: 心路体验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孩子说话往往口无遮拦,想什么就说什么,除非到了大人教他们说才不得不说那些与他们年纪不相称的话。我还是喜欢听孩子们随便说出来的那些纯孩子们自己的话,也可以说是那些"绿色"的话吧。相反,孩子们却往往希望自己象大人那样,说出话来赋有哲理,有点份量,或是能显示一下自己有学问。这是大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大人的心理都希望孩子尽早尽快地成熟起来,但是,如果失去了童心,甚至失去了童真,那么等于失去了童年。童年是最赋于想象力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在语言上虽然还没有很丰富的词汇去表达出他们想说的东西,但他们是直抒心怀的,这个时期他们语言的直白性和创造性是相统一的,也是最纯净的。

记得那天我骑车带孩子上学,一边走一边就想把如何处理骑车与汽车行人的关系说给孩子听。但我恰恰说出了一种成见,我说:“记住,骑车千万不要跟在女士的后边,因为女士在遇到情况时往往拿不定主意,她处理情况会让你措手不及”。孩子听后马上就说:爸爸你要倒霉了。我问为什么,孩子用手指着前方说:有好几位女士在你前边呢。我一时语塞无言可对。真是的,这条路长着呢,前边不知还有多少女士在行车,这话说得真是有点那个了。

那天给孩子买了几本我自认为的好书,于是就想借送给孩子的机会强化一下让孩子读书的理念,象演戏似的,我拿着书对孩子说:“多看点书吧,它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孩子反应也够快的,接着就问:“那书都是走过弯路的人写的吗”?又是一个难题,让我如何去证明呢。尽管遭遇到多次的尴尬,但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我还是注意从多方面给孩子挑选书籍,比方一些青少年版本的世界名著,还有象《成功少年的七个素质》等等一类励志图书。那天特意选了一本《培养男子汉》送给孩子.可是,过了好几天我见他根本就没有看那本书,就特意问孩子对书的看法,你猜孩子会怎么说?他说:“培养男子汉是谁培养谁啊,如果是你培养我,那这本书你就应该好好看,我自己也不能培养我自己啊”,你说气人不气人。唉,且不说气人的事,从那以后我一般不再给孩子买书,因为我买的书孩子大都不爱看。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自己报名参加了“三算”(珠算、心算、口算)班,我琢磨他所以要参加这个班大概也是为了出出风头,因为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在全校是最高的。一开始学得还挺有兴趣,后来作业量大大增加了,比其他班级多出几倍,并且是重复地去做那些常规的运算题目,那个星期天老师给留的作业要做的习题竟然多达一百页。孩子从早做到了晚上八点多钟,还有三十多页没有做完,趴在桌子上不做了。沮丧地说“会的题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遍,我真想把这个练习册给撕了”。说归说,在大人的鼓励、引导和诱导下,还是坚持到夜间十一点多钟才全部写完。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家长都向学校反映孩子作业过多的问题,学校才把这个“三算”班改成了普通教学班。听说当老师宣布将三算班改为普通教学班时,学生们都高兴的欢呼起来。

上小学之前孩子最怕的要算是上医院了,因为孩子几次上幼儿园都是送去没几天就有病,打上几天的针就好了,就在家呆上个把月再往幼儿园送,最后一次是入园三天就得了腮腺炎,一下住了半个来月的医院,从此就不愿意去幼儿园,更不愿意去医院了。记得那次领他去洗澡,浴池一层的窗户都用白色的布档着,布上印着鲜红的店名,孩子看到白色的窗帘挣脱了我牵着他的手撒腿就跑,我好歹追上去抱起孩子,孩子是又哭又闹脚踢手舞地喊叫着:我不去医院。凭你怎么劝说也不行,于是强行抱着他进了浴池,这小子进去一看马上没声了,挂着泪珠的脸上不自然地显出了笑容,自己还用不太流利的东北话笨笨喀喀地说:“这扯不扯,早知是洗澡堂我就不折腾了”。

这就是孩子,就是孩子那颗透明的心,他就说想说的,就做想做的,所以孩子的情感也是最清纯的。可惜的是,我们成年人在这份清纯上不断地,反复地涂抹,使这份清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地消失怠尽,等到孩子成人的时候,也许还有一点清纯的残留,可惜永远也不再有珍藏在父母心中的那颗透明的童心了。

孩子长大去浏览属于他们的那片天地以后,我会常常去品味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孩子的经典语言和画面,悉心思索竟然也悟出了一点道理:童言所期待的也许正是我们曾经的期待,童心所依恋的或许正是我们未来的依恋。或许有时孩子说的话可能无心,但那句无心的话却让我们有心之人想说都说不出来。

 

      

     说明:本文所选用的图片均从网上下载,在此也对图片的主人表示感谢

  评论这张
 
阅读(386)| 评论(2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